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002
小众收藏走进大众消费 矿博会带热矿物市场
中新社湖南郴州5月20日电 题:小众收藏走进大众消费 矿博会带热矿物市场
作者 鲁毅 尹柳清
湖南郴州三年级学生林昱屾蹲在矿石展台前,一手执手电筒,一手摆弄着水晶标本,白色晶体在灯光照射下散发出柔和光束。这名连续三年逛展会的“回头客”,已能辨别水晶、萤石、方解石等十几种矿物。从跟着妈妈“看热闹”到自备工具“淘宝”,他的转变恰是正在此间举行的矿物宝石博览会走进大众消费的缩影。
在郴州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简称“矿博会”)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带来精美矿晶标本、陨石化石竞放光彩,同时勾勒出消费市场的另一种“光谱”:一边是美国阿肯斯通矿物公司总裁罗伯特·莱文斯基以6888万元(人民币,下同)买下两件中国顶级矿晶;一边是标价百元以内的小型矿晶标本摊位前,挤满了“入门级”的年轻买家。
这种“两头热”现象折射出矿物标本、陨石化石收藏行业新趋势:高端市场走向专业高度,大众消费培育未来市场。
“矿博会开展第一天,我带来的孔雀石就卖完了!”首次来参展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展商索亥尔·可汗(Sohail Khan )说,展会人气超出预期,带来的数百件白水晶、海蓝宝、青金石、碧玺等矿晶标本,价格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通过5天的展销已基本售完,并与矿晶标本采购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在收藏的世界里,每一块矿物标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可以收获精神上的满足,还有可能实现财富的增值。”从重庆前来“扫货”的收藏爱好者张军告诉记者,西方国家早有成熟的矿晶收藏市场。近年来,矿物标本、化石陨石等收藏也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年轻消费者以及亲子消费群体喜爱。
矿物消费的“下沉”更催生跨界创意。矿博会上,郴州当地企业开发的矿晶摆件、盲盒、饰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将矿物晶体融入日常消费品,备受追捧。郴州一家文创企业创始人吴敏介绍,去年光矿晶盲盒公司就卖出五六万件。本届矿博会上,超过20家博物馆、地质场馆与该公司签订采购合同,推动矿物IP从展会走向文旅场景。
“为什么这块石头会长‘花’?”“恐龙化石能带回家吗?”在矿博会的化石展区,孩子们的追问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这里是组委会与展商共同打造的“挖矿”体验区,将矿物化石知识融入体验式消费。
业内人士称,当消费者开始关注矿物背后的地球演化史,行业就打开了可持续增长的空间。本届矿博会特别设置沉浸式地质长廊、“石头会发光”实验室、矿物艺术设计展等,让观众触摸地球脉动、感受科学魔力,以科普赋能助力“冷石头”变身“热经济”。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贾跃明表示,矿博会已从中南一隅跃升为全球矿业风向标,它不仅以亿元级交易额撬动产业腾飞,更以“矿晶+文旅”模式激活绿色经济。(完)
【编辑:苏亦瑜】